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消化系统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 消化不良
编号:1069371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及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1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年第4期
     李红霞,钟英琦,苌新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1

    项目负责人
李红霞,主治医师,710061,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收稿日期 2001-12-19 接受日期 2002-01-15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关系及抗抑郁药对其的疗效.

    方法:对83名正常人和91例FD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Zung)评定;将伴有抑郁症状的FD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抗消化不良、抗消化不良加抗抑郁治疗,将不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作为C组,给予抗消化不良治疗.疗程均为8wk.
, http://www.100md.com
    结果:Zung量表评定显示41.76%的FD患者有抑郁情绪,评分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三组消化不良控制总有效率分别是42.1%、84.2%、78.9%,B、C两组分别与A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FD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对伴有精神心理因素的患者,联合抗抑郁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

    李红霞,钟英琦,苌新明.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及治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10(4):484-485

    0 引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部分患者存在精神心理异常.本文通过对FD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Zung)评定和抗抑郁药治疗,旨在探讨两者关系及抗抑郁药治疗FD的疗效.
, 百拇医药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91例FD患者为2000-02/2001-08本院消化专科门诊、病房患者,FD 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Ⅱ标准”[1]:(1)上腹痛或不适,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烧心、反酸等上消化道症状,1项或数项,持续或间歇发作超过6mo.(2)经过临床、实验室、影像学(内镜、B超等)检查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其中男40例,女51例,年龄为26~66岁,平均(40.2±14.2)岁.从本院体检中随机抽取83名正常人作对照组,男37名,女46名,年龄22~65岁,平均(41.5±12.6)岁.

    1.2 方法
(1)Zung自评量表评分评定,由专人负责,以总标准分≥50分确定为抑郁状态.(2)对消化不良常见症状进行症状评分,严重程度以0-3计分,0分:无症状;1分:轻度,稍加注意感到有症状;2分:中度,自觉有症状,不影响工作;3分:重度,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各项症状分累加即为该患者症状积分.(3)将Zung量表评分≥50分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治疗:根据治疗个体化原则选用制酸药(法莫替丁20mg,2次/d),胃动力药(吗丁啉10mg,3次/d),结合生活饮食习惯调整等;B组治疗:除上述治疗外,加用盐酸氟西丁(百忧解20mg,1次/d);从Zung量表评分<50分的患者53例中随机抽取19例作为C组,治疗同A组.三组疗程均为8wk.
, http://www.100md.com
    疗程观察及评定:(1)每2wk随访1次,记录消化不良症状及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分别对消化不良症状进行症状评分,Zung自评量表评定.(2)消化不良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积分降低>80%;有效:症状积分>50%;无效:症状积分降低≤50%.总有效率等于(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 采用u检验、t检验、χ2检验.

    2 结果

    2.1 正常人及FD患者Zung量表评分均值分别是29.34±6.72、61.23±5.41,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FD患者中评分≥50分者38例,本组患者中41.76%(38/91)有抑郁性心理障碍.
, 百拇医药
    2.2
A、B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消化不良症状积分、Zung自评量表分值,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具组间可比性.A、C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消化不良症状积分,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具组间可比性.

    2.3 三组治疗8wk的临床疗效见表1. 表中显示消化不良症状缓解总有效率A、B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7.24, P<0.01);A、C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06, P<0.01).

    1 三组治疗8wk的临床疗效比较 (x±s)
分组n无效(n )有效(n )显效(n )总有效率(%)
A1911842.1
B19315184.2
C19412378.9

, 百拇医药
    2.4 A、B两组治疗前后Zung量表评分均值见表2.

    2 A、B两组治疗前后Zung量表分均数比较(x±s)
分组治疗前治疗后P
A61.64±3.4556.58±3.06>0.05
B61.12±4.3733.45±5.24<0.01


    2.5 B组抗抑郁治疗期间仅1例出现便秘,未见其他特殊副作用.
, 百拇医药
    3 讨论

    FD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2-3].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4-6].国外学者[6]对FD患者的生活追踪调查表明,FD患者比健康对照组具有更多的精神压力和焦虑;对其精神状态调查,同时测定胃排空,发现精神紧张是FD胃潴留和继发胃肠道症状的重要原因.国内苏华 et al[7]的研究发现FD患者除了消化系统症状外还有失眠、焦虑及情绪低落,FD患者54.2%有抑郁情绪.我们以抑郁自评量表(Zung)标准分≥50分作为确立抑郁状态的依据,发现本组FD患者中41.76%有抑郁情绪,这些患者中约40%在发病前有引发事件,包括家庭不和、失业、晋升受阻、工作压力、子女问题、亲人亡故等.心理的失衡是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引发消化不良症状的原因.但60%的患者无明确引发事件,其抑郁症状可能为慢性消化不良疾病久治不愈所诱发.本组资料说明无论有无引发事件,FD发病过程中确有部分患者存在抑郁情绪,此类心理障碍可能是患者治疗效果不好,反复就诊的原因.
, 百拇医药
    用胃肠动力药、制酸药和解痉药,并结合生活饮食调整,可使部分FD患者获得良效[8,9].对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FD患者临床处理棘手.近年来部分学者认为抗抑郁药和心理治疗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10-12].Tanum et al[13]报道,用四环类抗抑郁药米安舍林治疗症状超过1a的顽固性功能性胃肠病,疗效显著.杨壁辉 et al研究发现:对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FD患者,在治疗时联合使用抗抑郁药,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潘小平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结论.本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也显示对有抑郁情绪的FD患者,仅用胃肠动力药、制酸药难以获得疗效,但同时加用抗抑郁药,在患者抑郁情绪改善的同时,消化不良症状也获得显著缓解.因此,我们认为在接诊FD患者时应注意精神心理障碍因素,特别对于一般治疗无效,应结合精神分析量表深入问诊,确有抑郁障碍者,在针对消化不良症状个体化治疗同时,应联合抗抑郁治疗.
, 百拇医药
    4 参考文献

    1 Talley NJ, Stanghellini V, Heading RC, Koch KL, Malagelada JR, Tytagat GAJ. Functional gastroduodenal disorder. Gut

    1999;45:Ⅱ37-Ⅱ42

    2 凌奇菏.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临床内科杂志 2000;17:69-71

    3 彭丽华,梁浩. 抑郁症与消化道功能性疾病.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9;7:601-602

    4 王春琳,刘静,黄纯炽.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及治疗. 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杂志 2001;10: 114-117
, 百拇医药
    5 窦艳玲,柯美云.功能性消化不良.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8;6:165-167

    6 李涯松,朱人敏.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华人消化杂志 1998;6:439-440

    7 苏华,沙卫红,李瑜元.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中华医学杂志 1999;79:879-880

    8 赵荣莱.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进展. 华人消化杂志 1998;6:340-341

    9 王吉耀.抗酸剂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 世界华人消化病杂志 2000;8:912

    10 沙卫红,李瑜元,佘庆珠,聂玉强.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因素的关系及抗抑郁药对其的疗效. 新医学 1999;30:431-432
, 百拇医药
    11 陈继红,沈志祥,罗和生,曾静,于皆平. 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性分析. 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杂志 2001;10:145-146

    12 赵文健,周娅.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性心理障碍45例. 世界华人消化病杂志 2000;8:596-597

    13 Tanum L,Malt UF.A new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with mianserin. Scand J Gastroenterol 1996;31:318-325, 百拇医药(李红霞,钟英琦,苌新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消化系统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 消化不良